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養生保健】30分鐘讓你血壓下降






【預備動作】
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正視前方
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調整呼吸後就可以開始了。

第一節操按揉百會穴
用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按住百會穴,按照一個方向,慢慢按揉30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即頭頂正上方中間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輕柔的方式來刺激穴位不要做得太快
完成後恢復預備姿勢,調整呼吸,然後進行第二節。
要領】百會穴、30周、輕柔
效果】安神益腦


第二節操分推前額
首先將【雙手搓熱】,然後用『魚際』(即手掌大拇指下面鼓突的部位),從前額的正中間開始,輕輕地往兩邊推,經過太陽穴,順著下來到耳朵後面,然後輕輕地按壓乳突乳突是耳朵後面的一個骨頭)。經過乳突後就可以重新再來一次。
不是每一次都要搓手,可以一開始搓一下,中間做了幾次,覺得手不熱了再搓一搓。
做完15次後,回到起始的預備狀態,也可以閉上眼睛調整呼吸,再進行第三節。
要領】用魚際、經太陽穴、至乳突、15

【效果】調節精神、使精神放鬆

第三節操按揉人迎
雙手四指併攏置於脖子兩側自然下垂正好45輕輕按揉人迎穴30。以繞圈的方式,按照一個方向慢慢地揉,手法要輕,然後再逐漸的慢慢加一點點壓力,但一定要慢。
人迎穴的位置:用手摸脖子兩側,能感覺到動脈在跳動的部位。
不要用手指肚點壓,而是用四根手指併攏後的平面,比較大面積地放在整個穴區的位置,輕輕地按揉,而且揉的動作一定是用手掌貼住皮膚,帶動皮膚和肌肉來運動。
輕輕並且緩慢按揉30秒後,就可以調整呼吸,開始做第四節。
要領人迎穴、四指併攏、15次、一定要輕
效果神經放鬆,使神經得到徹底的調整,降低周圍血管的阻力,降低血壓

第四節操】輕揉膻中巨闕
手掌掌跟部貼住整個胸骨,以掌跟按揉的方式,輕輕地繞圈往下走,就這樣按揉前胸的幾個穴位。速度要慢
做完後,回到預備姿勢,進行第五節。
【要領】前胸骨、掌跟、從上到下、重複30
【效果】膻中穴可以調整神經、鬆弛平滑肌,達到擴張冠狀動脈血管的作用,並舒張消化道的平滑肌,按壓膻中至巨闕,可以降血壓和緩解背疼

第五節操推捏心經
心經的位置從人體的腋下,沿著胳膊一直到小手指尖
推捏心經就是用一隻手,從另一側胳膊的腋下開始推捏,沿著心經的走向輕輕推捏,至攥握小拇指的指尖。
左邊心經推過以後,再換右邊心經,兩邊各推捏5次。
兩邊都推捏完大概一分鐘的時間,然後進行呼吸調整。
要領心經、腋下至小手指尖、左右各5
效果】可以使心律得到調整,使胸背部的不適得到放鬆。

第六節操按揉合谷
四隻手指托住手掌,大拇指按住合谷穴,以輕輕繞圈的方式按揉合谷穴。
每隻手各點按合谷穴30,力度不要太大,只是大拇指在運動,其他四個手指頭都不用動。這節和第一節一樣,按住一個點就可以了,而且都是30次。
合谷穴的位置:將手張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夾角,中間對角線的位置
回到預備姿勢,進入第七節。
要領合谷穴、左右各按30次、輕揉

【第七節操】推擦腎區
雙手搓熱,將雙手手掌放在背部腎區的位置,雙手向下以推擦的方式輕輕的推,持續一分鐘,讓腎區感覺到很溫暖。

手搓熱以後,以局部、小範圍的搓動即可,沒有溫熱感以後,可以再把手搓熱,再重新做。
回到預備姿勢,進入第八節。
要領手搓熱、放腎區、上下推、1分鐘

第八節操按摩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將四根手指併攏,放在膝蓋窩(膝眼)下方小拇指碰到的凹陷處即為足三里穴。按30下。
三陰交穴的位置:兩腳腳踝內側上方四根手指頭處。按30下。
湧泉穴的位置:前腳掌1/3的凹陷處。按30下。
八節操都做完了,還是要恢復到起始狀態,調整呼吸,閉眼休息一會兒。
要領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穴,各按30
【效果】可以降低全身周圍血管的阻力降低血管的緊張度達到降壓與穩壓的作用
完成這八節操前後總共不到30分鐘,堅持持之以恒的練習效果會更好喔!